|
进诚书院是今天浦北中学的前身之一,原址位于今浦北县城粮食局内。
清光绪二十三年(1897年),本地士绅宋安枢、宋润生倡议创办进诚书院,得到浦北士绅赞助建设。
进诚书院正厅石柱的铭文就是书院议建、筹资、购石、落成全过程的历史记录,是浦北人热心书院、矢志不渝的明证:
进诚书院为我团第一美事,先王父瑞堂公议建数次不果,尝谓为一憾事,今郁文附诸君子后,醵金购石,落成斯院,足慰先人,以昭来许,谨志之以示不忘。候选都阃府王郁文敬送。
进诚书院是仿照张之洞在广州创办的广雅书院式样营建,规模宏大,占地面积约6600平方米,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,是浦北16所书院中规模较大的一所书院。
二十四年(1898年)初,头、二、三座3幢主建筑建成,每幢并耳房共5间,每间房屋宽约一丈三四(4.16-4.48米),高约一丈七八(5.44-5.76米)。其中二座正厅,中间建半空神楼,安放孔夫子神位;大厅作为全院讲学、集会之所,每逢孔子诞辰,都于此举行祭孔仪式。主建筑两边各有一排房屋:一楼书舍10套,每套一厅两房;二楼设讲堂2个,书舍6套,每套3间。
东南角有望江楼1幢,课堂2个,打更楼1间,图书馆1间。东北角建三层大楼1幢.有书舍18间,附设当铺1幢。书院大门前有鱼塘1方,面积1亩(666.7平方米)。大门东南、西南分别建有“东庠”“西序” 两座横门。东边空地建操场一个,北面建篮球场一个,这充分说明现代体育教学已走人进诚书院。全书院建有5米高的红砖围墙。
书院头、二、三座所有大小石柱均镌刻对联。其中大门用花岗岩镌刻牌匾,上书“进诚书院”四个大字。大门两侧有宋安枢所撰、以“进诚”二字藏尾的楹联,阐明了书院“修身立诚”的办学宗旨:
洁己以进,反身而诚。
书院管理机构为董事会,每年选董事负责聘请教师、主管经济收支等事宜。首任董事为宋安枢。书院建成后,先后聘请举人刘润纲、刘卓明为院长。书院经费共计租谷3000余箩(每箩约15千克,下同),分别来源于小江的学田和地方人士的捐赠。除开支教职工薪资之外,书院每年会从书院经费中划拨奖学金分两季奖励优秀学生。
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,进诚书院改制为公立进诚两等小学堂,1939年小学堂改办为合浦县私立正成初级中学。1950年私立正成中学并人新成立的合浦四中。1952年合浦四中更名为浦北一中。后学校经过数次更名,1978年更名为浦北中学。
|
|